内外伤
内外伤的来源包括战斗、突破、移动至深渊等,同时也是判定战斗胜负的最主要依据。若内外伤达到承受上限,在战斗结束时及时节变换时,人物的健康就会减少。
目录
基本概念
内外伤
外伤
- 对人物的血肉筋骨造成的损伤即为外伤…
- 外伤上限决定了人物能承受多少外伤
- 人物初始外伤上限为200
- 外伤上限不会低于10
内伤
- 对人物的内脏经脉造成的损伤即为内伤…
- 内伤上限决定了人物能承受多少内伤
- 人物初始内伤上限为200
- 内伤上限不会低于10
伤口
游戏中,人物的伤情用伤口来表示,并通过计算得出人物受到多少伤害。
- 假如人物受了伤,那么必定在身上有至少一个伤口;反之,如人物身上有一个伤口,那么人物一定处于受伤状态。
- 伤口分内伤伤口和外伤伤口
伤口部位
每一个伤口一定属于某一个伤口部位,不论内外伤。
- 游戏中目前有10种伤口部位,分别为头颈、胸背、腰腹、左臂、右臂、左腿、右腿、心神、毒质、全身。
重伤程度
每一个部位的伤口分轻伤、重伤和致命伤,例如“轻外伤”、“致命内伤”等。
- 关于造成条件详见重伤程度。恶化伤势不会改变伤口的重伤程度。
伤病程度
伤病程度表示某一部位受伤的多少,是鼠标移到伤口上时显示的百分数。伤病程度有时也称伤势(但需注意与“重伤程度”的差别) 在游戏中,其可以表示伤口的严重程度,原因有二
- 同一伤口伤病程度越高会越难以治疗。对同一个部位的攻击会增加其伤病程度,使疗伤效率相对降低。
- 赤毒和寒毒恶化伤口时增加的是伤口的伤病程度。
新旧伤
在战斗中新获得的伤病程度称为新伤。
- 在伤口的伤病程度右侧有一个括号写着“x%新伤”。
- 新伤可以在战斗中治疗,而旧伤不可以。
伤口种类
游戏中目前有10种伤口部位,每种伤口部位分内伤与外伤。每一部位的重伤程度分轻伤、重伤、致命伤三种,所以游戏中共有60种伤口。
伤口名称 | 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胸背/腰腹/头颈/四肢 | 心神 | 毒质 | 全身 | |||||
内外伤 | 外伤 | 内伤 | 外伤 | 内伤 | 外伤 | 内伤 | 外伤 | 内伤 |
轻伤 | 擦伤 | 淤阻 | 麻木 | 迷茫 | 入皮 | 气浊 | 脱力 | 淤阻 |
重伤 | 出血 | 闭穴 | 震颤 | 惊惧 | 入肉 | 截血 | 剧痛 | 闭穴 |
致命伤 | 骨折 | 断脉 | 燃血 | 失魂 | 入骨 | 解体 | 瘫痪 | 断脉 |
例如,胸背的致命内伤称为:胸背·断脉
伤口系数
伤口系数是计算伤害时所用的一个量,每种伤口有不同的伤口系数,但不因内外伤影响。因为同一部位重伤、致命伤的伤口系数是轻伤的2倍、3倍,也把轻伤的伤口系数称为伤口基础值。
伤口系数表 | 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胸背 | 腰腹 | 头颈 | 四肢 | 心神 | 毒质 | 全身 | |
轻伤 | 60 | 60 | 100 | 40 | 40 | 40 | 80 |
重伤 | 120 | 120 | 200 | 80 | 80 | 80 | 160 |
致命伤 | 180 | 180 | 300 | 120 | 120 | 120 | 240 |
伤害计算
【总伤害】=Σ(各伤口)【伤病程度】*【重伤程度】*【伤口基础值】
- 总伤害等于各伤口伤害简单加和
- 轻伤、重伤、致命伤的重伤程度分别为1、2、3
- 每种伤口的伤口基础值见上
伤害增加/减少
- 攻击伤口基础值高的地方可以提高伤害,有时比重伤程度影响更大,例如同样伤病程度,头颈轻伤比四肢重伤伤害多。
- 绝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增加或减少伤害,一些绝技可以大幅增加或减少伤害。
- 增加自己的命中值到敌人化解值的2倍可以使普通攻击造成重伤从而提高伤害。
- 增加自己的化解值到敌人命中值的2倍可以使敌人的普通攻击只能造成轻伤从而降低伤害。
- 施展摧破武学时发挥十成威力、选择命中分布集中的武学均可以有效提高伤害。
- 增加破体与破气值可以增加造成的外伤与内伤
- 增加护体与御气值可以减少受到的外伤与内伤
- 每个部位上的点穴与破绽会分别提高10%该部位受到的内伤与外伤。
上限的提高
凝聚真气
每凝聚三点真气,可使内外伤上限增加一定的数值,增加多少与玩家的内力属性有关。按内外伤之和来看,有四种情况:48、40、32和28,具体如下表。
48点时为混元·天人一体;大部分时候加值为40点;内力属性混乱时为32,运某一属性功法时会内息紊乱;严重混乱时为28,运某一属性功法时内息会严重紊乱
内力属性与内外伤上限 | 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内外伤和 | 外伤/内伤 | 金刚 | 纯阳 | 归元 | 紫霞 | 玄阴 | 混元 |
48 | 24/24 | 混元·天人一体 | |||||
40 | 28/12 | 金刚·金刚伏魔 | |||||
26/14 | 金刚·藏土则贵
金刚·挫锋则强 |
||||||
24/16 | 纯阳·纯阳炽火 | ||||||
22/18 | 金刚·土多则衍
金刚·金沉则活 |
纯阳·添木则燎
纯阳·止焰则明 |
紫霞·水活则聚
紫霞·木焚则烈 |
||||
20/20 | 归元·归元化蕴
归元·火尽则生 归元·火灸则结 归元·土变则坚 归元·制壅则开 |
混元·本元化生 | |||||
18/22 | 纯阳·木多则烈
纯阳·火晦则寿 |
紫霞·细润则长
紫霞·化顽则用 |
玄阴·金多则积
玄阴·水缩则活 |
||||
16/24 | 紫霞·紫气东来 | ||||||
14/26 | 玄阴·遇金则凝
玄阴·泄势则通 |
||||||
12/28 | 玄阴·玄阴冰寒 | ||||||
32 | 24/8 | 纯阳·销熔则解 | |||||
20/12 | 玄阴·熄灭则无 | ||||||
16/16 | 紫霞·倾陷则伤 | ||||||
12/20 | 金刚·砍折则断 | ||||||
8/24 | 归元·淤塞则败 | ||||||
28 | 22/6 | 纯阳·火熄则亡 | |||||
18/10 | 玄阴·水干则消 | ||||||
14/14 | 紫霞·木折则损 | ||||||
10/18 | 金刚·金缺则弱 | ||||||
6/22 | 归元·土流则散 |
运行功法
许多内功和绝技的运功效果包括内外伤上限的提升。
一些功法的心法效果影响内外伤上限
装备宝物
玉石宝物·活可以增加内外伤上限,硬玉宝物加内伤上限,软玉宝物加外伤上限,与一般软内硬外的规律相反。
使用软/硬布精制材料来精制宝物也可以分别增加内/外伤上限。
|
相枢入邪/化魔
相枢入邪与入魔可以有效增加内外伤上限,相枢入邪可以增加300点内外伤上限,相枢化魔
可以增加600点,并且都有着优秀的能力加成,故可以采用血池秘法入邪去挑战剑冢或对战强大的敌人。(
不在乎太吾的生命和遗惠的话化魔效果更佳(不过如果有骨灰的话,还是能抢救一下的))
|